当前位置:主页 > 新药资讯 >

氯胺酮逆转了小鼠抑郁相关行为的神经变化

141阅读 新药资讯 2019-04-12 09:41:29
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氯胺酮诱导的大脑相关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维持与小鼠抑郁相关的行为的缓解-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开发能促进人类抑郁症持续缓解的干预措施。
 
严重抑郁症是美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2017年约有1730万成人经历了严重的抑郁发作。然而,积极抑郁,缓解和抑郁症复发之间转变的许多神经变化仍然存在未知。氯胺酮是一种速效抗抑郁药,可在数小时而不是数周或更长时间内缓解抑郁症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这些转变背后的短期和长期生物学变化的机会。
 
研究作者,纽约市威尔康奈尔医学博士Conor Liston博士说:“氯胺酮是抑郁症的一种潜。
 
为了解人类从积极抑郁到缓解的转变机制,研究人员研究了与小鼠抑郁相关的行为。研究人员在经历压力源之前和之后,在小鼠的前额叶皮质中拍摄了高分辨率的树突棘图像。树突棘是神经元中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通信输入的突起。研究人员发现,与没有暴露于压力源的小鼠相比,显示与抑郁有关的行为的小鼠在其前额皮质中的树突棘的消除和减少的形成增加。这一发现复制了先前的研究,将与小鼠抑郁相关的行为的出现与树突棘损失联系起来。
 
除了对树突棘的影响外,应激还降低了小鼠前额叶皮质中神经元的功能连接性和同时活动。这种连通性和活动性的降低与抑郁症相关的行为有关。然后利斯顿小组发现氯胺酮治疗迅速恢复了神经元的功能连接和整体活动,并消除了与抑郁有关的行为。接受单剂量氯胺酮后24小时,与未接受氯胺酮的应激小鼠相比,暴露于压力的小鼠表现出与抑郁相关的行为逆转和树突棘形成的增加。这些新的树突棘功能齐全,与其他神经元建立了工作联系。

 
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小鼠的行为改变和神经活动的变化很快(氯胺酮治疗后3小时),但树突棘的形成发生得更慢(氯胺酮治疗后12-24小时)。虽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作者认为这些发现可能表明树突棘再生可能是氯胺酮诱导的前额皮质回路活动挽救的结果。
 
虽然没有发现树突棘对氯胺酮对小鼠抑郁行为的快速作用有影响,但发现它们在维持这些行为的缓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东京大学合作者Haruo Kasai博士和Haruhiko Bito博士开发的新技术,研究人员发现选择性地删除这些新形成的树突棘导致了相关行为的重新出现。抑郁症。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旨在增强突触形成和延长其存活率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在治疗后数天和数周内维持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利斯顿博士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氯胺酮是第一种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它迅速减少自杀念头的能力已经是一个根本性的突破,”NIMH社会主席,医学博士Janine Simmons说。和情感神经科学计划。“对氯胺酮对大脑回路的长期影响的其他见解可以指导未来情绪障碍管理的进展。”
  • 上一篇:新的癌症药物目标加速了精准医学的发展
  • 下一篇:来自羊驼的'纳米抗体'可以帮助CAR 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