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药资讯 >

肝癌免疫靶向治疗新突破;食管鳞癌、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可获益;首款靶向CD19 ADC获批临床试验

170阅读 新药资讯 2021-06-03 17:04:57
要点提示:

1、Liver Cancer:A+T方案可改变中国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治疗实践

2、Eur Urol:阿替利珠单抗可使接受过含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获得长期缓解

3、新药: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食管鳞癌III期研究成功

4、新药:FDA加速批准首款靶向CD19 ADC,在中国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01 Liver Cancer:A+T方案可改变中国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治疗实践
 
4月23日,Liver Cancer报道的IMbrave150研究中国亚组人群数据显示,对于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与索拉非尼相比,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后文简称A+T)在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方面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这表明,A+T可能会成为一种改变中国不可切除HCC患者治疗实践的方案。

文章封面截图

IMbrave150是一项在未接受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HCC患者中开展的全球、随机、开放标签、Ⅲ期研究,其包括在中国大陆开展的扩展研究。研究中,患者被随机分配(2:1),接受静脉输注阿替利珠单抗1200 mg+贝伐珠单抗15 mg/kg(每3周1次)或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

全球研究结果显示,与索拉非尼相比,A+T显著改善不可切除HCC患者的OS和PFS。本次报告的中国亚组人群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纳入的194例中国患者(全球研究137例,中国扩展研究57例)中,133例接受了A+T治疗,而61例接受了索拉非尼治疗。

数据截止时,OS的分层风险比为0.44(95%CI 0.25-0.76),PFS为0.60(95%CI 0.40-0.90)。A+T组和索拉非尼组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NR;95%CI 13.5个月-NR)和11.4个月(95%CI 6.7-NR),中位PFS分别为5.7个月(95%CI 4.2-8.3)和3.2个月(95%CI 2.6-4.8)。

在安全性方面,A+T组的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9.1%(78/132),索拉非尼组为46.6%(27/58)。A+T组的最常见3-4级不良事件为高血压(15.2%),但其他高级别不良事件很少见。
研究者指出,与索拉非尼相比,A+T在OS和PFS方面获得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因此,对于中国不可切除HCC患者,应将A+T视为一种改变实践的治疗方案。
 
02 Eur Urol:阿替利珠单抗可使接受过含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获得长期缓解

4月23日,European Urology报道了Ⅲ期IMvigor211研究的OS和安全性更新数据。结果显示,对于接受过含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患者,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可获得长期、持久的缓解,且安全性可控。

文章封面截图

IMvigor211研究纳入先前接受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mUC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给予静脉输注阿替利珠单抗(1200 mg)或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长春氟宁320 mg/m2、紫杉醇175 mg/m2或多西他赛75 mg/m2),每3周1次。之前的主要分析显示,阿替利珠单抗组患者的OS并不优于化疗组。

基于此,研究者对IMvigor211研究中意向性治疗(ITT)人群的OS和安全性进行长期随访,比较了阿替利珠单抗与化疗在开始治疗后超过2.5年的治疗效果。中位随访33个月,阿替利珠单抗组的24个月OS率达23%,而化疗组仅为13%。

在安全性方面,化疗组发生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43% vs 22%)和不良事件导致停药(18% vs 9%)的患者更多。阿替利珠单抗组发生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35% vs 20%)的患者更多,这些不良事件多为1-2级。总体上,安全性结果与主要分析结果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03 新药: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食管鳞癌III期研究成功
 
4月22日,君实发布公告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JUPITER-06)主要研究终点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标准。

JUPITER-06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旨在比较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与安慰剂联合紫杉醇/顺铂在晚期或者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
 
04 新药:FDA加速批准首款靶向CD19的抗体偶联药物,在中国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近日,ADC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加速批准靶向CD19的抗体偶联药物(ADC)Zynlonta(loncastuximab tesirine-lpyl)上市,作为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这些患者至少接受过两种全身性疗法。新闻稿指出,这是首款获得FDA批准靶向CD19的ADC。
在中国,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信息,ADC Therapeutics和瓴路药业联合申报的注射用loncastuximab tesirine已经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有望与BTK抑制剂联用在中国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
 
5月27号更新肝癌一线项目:

肝癌L031→湖南、安徽。泽璟:TACE+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泽普生)+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肝癌L030→全国多中心。翰中:HX008注射液(PD-1)联合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或乐卫玛(仑伐替尼)

肝癌L024→江苏、湖南。泽璟: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
 
5月27号更新肝癌靶向药耐药项目:

1、肝癌L029→上海;首药控股;FGFR4酪氨酸激酶选择性抑制剂SY-4798

2、实体瘤项目:

L035→上海;科伦;ADC药物SKB264注射液

L036→上海;迪诺;TLR-8通路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DN1508052-01注射液

L040→上海、广东;泽璟;已获批肝癌适应症的多纳非尼片+PD-L1/CTLA-4双抗KN046注射液

L038→上海江苏;普米斯;PD-L1和TGF-β双靶生物药PM8001注射液;要MSI-H;用过免疫不能参加

L042→四川;祐和;重组抗CTLA-4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YH001注射液

L043→上海;普米斯;免疫和抗血管的双抗药物PM8002注射液,用过免疫要间隔6个月

CM046→北京;成都先导;二代NTRK/ROS1双靶点抗肿瘤药HG030片

L050→山东广东;天广实;Claudin 18.2单克隆抗体MIL93注射液

L052→上海;普米斯;溶瘤病毒PM1016注射液;国外引进,原研药企为芬兰生物制药公司

目前国内也有很多针对不同癌肿开展的临床试验项目,比如免疫治疗PD-1;抗PD-1/CD47双特异性抗体;抗PD-1/PD-L1双特异性抗体;CAB-T细胞疗法;溶瘤病毒;CAR-T细胞疗法;抗体偶联药物(ADC)等,有意向的病友可以拨打领募医药官方热线400-699-888918788943639(也可先加微信),希望抗癌路上,能少一丝无奈,多一点希望。

  • 上一篇:21年国内肝癌免疫靶向治疗临床指南更新,与欧美有何不同?肝癌临床试验招募中,一文了解
  • 下一篇:非小细胞肺癌ALK阳性靶向药阿来替尼一线和耐药后用药管理,新药临床试验,绘更长生命蓝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