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药资讯 >

国产生物导弹上市:国产抗体耦合药物(ADC)准确打击肺癌、乳腺癌、尿路上皮癌

207阅读 新药资讯 2021-06-09 16:38:33

上世纪初,生物导弹抗体耦合药物(ADC)诞生,药物靶向治疗的研究开始风靡世界。100年后的今天,已经发售了11种ADC药物(其中10种获得FDA认可)。 
 
 

在介绍国产的生物导弹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抗体耦合药物(ADC)。它是如何工作的?

抗体耦合剂(ADC)主要由单克隆抗体、耦合链和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

ADC药物进入体内后,可以识别靶细胞,与抗原结合;ADC-抗原复合物通过吞咽进入靶细胞,耦合链通过水解、蛋白质裂解、二硫键还原裂解释放细胞毒性药物。药物释放到细胞插入DNA或抑制微管聚合诱导细胞凋亡。
 
 
因此,抗体耦合药物(ADC)能否正确杀死肿瘤的核心取决于抗体、耦合链、细胞毒素的选择、给药量和连接位置的正确性。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上述变量开发新的ADC药物。
 
ADC药物在国内首次自主研发成功受理上市。

去年8月,中国首次自主开发的抗体耦合药物(ADC)-纬迪西妥单抗成功受理上市,为当地ADC药物的开发开启了肿瘤战争的第一枪,也给很多癌友带来了希望。纬迪西妥单抗的主要适应症是HER2表达的(IHC1+以上)局部末期和转移性胃癌和尿路上皮癌、HER2低表达的乳腺癌等。
          
据荣昌集团新闻稿报道,2020年8月,纬迪西妥单抗在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单臂、开放性和多中心的关键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达到了主要目的。2020年9月,美国FDA授予纬迪西妥单抗突破性治疗,适应症为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纬迪西妥单抗今年在美国开始了胃癌和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在2019年ASCO大会上,C009研究中纬迪西妥单抗(RC48-ADC)对于筛选出的HER2高表现的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ORR(客观有效率)达到50%~60%,这样高的ORR已经超过了现在国内第一线化学疗法所能达到的效果。今年CSCO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是,根据纬迪西妥单抗(RC48-ADC)的国内II研究结果,新版指南将纬迪西妥单抗用于后线治疗(III级推荐)。

荣昌药业将在2021年ASCO大会上发布一项针对RC48的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2期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RC48在局部晚期或过度表达HER2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受试者中,吉西他滨和紫杉醇治疗失效后,使用RC48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共有64名患者入组,其中82.8%为内脏转移,85.9%为≥2线,29.7%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体—药物耦合物(ADC)是一种高度靶向的癌症治疗方法,旨在将化疗药物直接传递至肿瘤细胞——同时保留健康细胞。这种疗法的关键是使三个不同的分子协同工作。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RC48是我国第一个进入临床研究的抗体耦合(ADC)药物。ADC药物是由单克隆抗体、连接子和毒素耦合而成的新型生物药物,能对肿瘤细胞实施精准打击。RC48采用全新的、亲和力更强、内吞效果更好的人源化抗体,并使用先进的连接子和小分子毒素药物,对肿瘤能实现高效杀伤。

抗体耦合药物(ADC)的研究仍然是新药物研究的热点。作为生物导弹,抗体耦合药物可以更准确地攻击肿瘤细胞。随着抗体工程和耦合技术的更新和迭代,ADC药物的功能趋于稳定和有效。目前,70多种ADC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以EGFR阳性的肺癌、HER2阳性和低表达的乳腺癌、TROP-2的三阴乳腺癌、HER2阳性的胃癌和尿路上皮癌为成熟和领先,晚期复发难治的患者可考虑参加此类临床试验以获得最新靶向治疗,相信这些药物研究的成功将给肿瘤患者带来好消息。

领募医药专注于帮患者匹配最适合患者病情的新药临床试验,有需求的患者可以联系领募医药免费咨询,匹配适合自己的临床试验项目,邂逅一款属于自己的“特效药”。
 
参考资料:
[1] 曹刚,黄祚刚,程杰飞. 抗体药物偶联物【J】化学进展, 2014,26(3) : 467 ~477
[2] Tsuchikama, K., An, Z.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recent advances in conjugation and linker chemistries. Protein Cell 9, 33–46 (2018).
[3] Chau, Cindy H; Steeg, Patricia S; Figg, William D (2019).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for cancer. The Lancet, 394(10200), 793–804.
 
  • 上一篇:非小细胞肺癌ALK阳性靶向药阿来替尼一线和耐药后用药管理,新药临床试验,绘更长生命蓝图
  • 下一篇:FGFR抑制剂培米替尼,胆管癌靶向治疗新曙光,临床试验生存期可延长三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