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L059】溶瘤病毒治疗复发/难治性 T 细胞淋巴瘤
一、临床试验项目名称
水疱性口炎溶瘤病毒注射液(Revottack)用于复发/难治性 T 细胞淋巴瘤静脉给药的临床药理学探索研究
二、适应症
复发/难治性 T 细胞淋巴瘤
三、试验药物介绍
溶瘤病毒是一类天然的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能够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的病毒,其可以通过直接裂解肿瘤细胞,同时诱发机体全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抗肿瘤效应。
四、主要入选标准
1.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18周岁,性别不限; |
2. 按照2017年修订的WHO分类标准中确诊的以下亚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 (PTCL)【非特指型(PTCL-NOS)、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AIT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及蕈样肉芽肿 (MF)的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 |
3. 经至少一线及以上治疗无效或复发者:治疗达不到完全缓解(CR)或 者达到CR后出现疾病进展(PD)、患者不适合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 植(ASCT)或接受 ASCT 后出现PD; |
4. 根据Lugano 2014标准,至少存在一个既往未经局部治疗的可测量病灶, 可测量的肿瘤病灶,结内病灶最长径>15mm,或结外病灶最长径> 10mm; |
5. ECOG 体力评分0-1分; |
6. 至少3个月的预期生存期,可对安全性、有效性信息进行随访; |
7. 有充分的器官功能:
血液系统(14 天内未接受过输血或造血刺激因子治疗)
(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 ≥1.5×109/L
(2)血小板(PLT) ≥75×109/L
(3)血红蛋白(Hb) ≥80g/L
(4)淋巴细胞绝对值(LYM) ≥0.8×109/L
肝功能
(1)总胆红素(TBIL) ≤1.5×ULN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3×ULN,肝转移或肝癌患者:≤5×ULN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3×ULN,肝转移或肝癌患者:≤5×ULN
肾功能
(1)肌酐清除率(Ccr) >50ml/min/1.73m2(根据Cockcroft-Gault 公 式计算)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1.5×ULN
(3)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5×ULN |
8. 有生育能力的合格患者(男性和女性)必须同意在Revottack注射液用药 后6个月内使用可靠的避孕方法(激素或屏障法或禁欲);育龄期的女性 患者在入选前7 天内的血妊娠实验必须为阴性; |
9. 受试者须在研究前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
五、主要排除标准
1. 已知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或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病史的患者; |
2.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2周内接受过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 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 |
3.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4周内参加过其它未上市的临床研究; |
4.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4周内接受过主要脏器外科手术(不包括穿刺活 检)或出现过显著外伤,或需要在研究期间接受的择期重大手术; |
5.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14天内接受过全身使用的皮质类固醇(强的松> 10mg/天或等价剂量的同类药物)或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除外 以下情况:使用局部、眼部、关节腔内、鼻内皮质类固醇治疗;短期使 用皮质类固醇进行预防治疗; |
6.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8周内接受过其它溶瘤病毒治疗; |
7.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7天内接种过任何疫苗; |
8.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 2 周内使用过抗病毒药物,4 周内使用长效干扰 素; |
9. 既往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尚未恢复到≤1级(研究者判断无安全风险的毒性除外,如脱发、经激素替代治疗稳定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
10. 存在未控制的活动性感染,经研究者判定可能会严重影响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
11. 有免疫缺陷病史,包括HIV抗体检测阳性; |
12. 活动性乙型肝炎(HBsAg阳性且HBV-DNA>研究中心检测下限),或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抗HCV阳性),或梅毒感染,或EBV DNA拷贝数 >正常值上限者或EBER阳性; |
13. 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史; |
14. 临床无法控制的第三间隙积液,经研究者判断不适合入组; |
15. 患有活动性或曾患过且有复发可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系统性 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等),除外临床稳定的自身免疫甲 状腺炎的患者; |
16. 先前进行过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近3个月内进行过自体干细胞移植、 CRA-T细胞疗法等研究者认为可能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治疗方式; |
17. 已知有酒精或药物依赖; |
18. 精神障碍者或依从性差者; |
19.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
20. 研究者认为受试者存在其它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或其它原因而不适合参 加本临床研究。 |
六、主要研究中心所在省份及城市(具体启动情况以后期咨询为准)
*以上临床试验信息摘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具体入排以研究中心医生评估为准*